【項目名稱】:蒲津渡遺址紀念館
【項目位置】:山西省永濟市
【面 積】:850平方米
【項目簡介】:
蒲津渡遺址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,黃河東岸側,東與《西廂記》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相依,西與全國四大名樓之首的鸛雀樓相望,處于旅游黃金線上,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古渡變遷
蒲津渡是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。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沖,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。據《春秋左傳》記載,昭公元年,秦公子咸奔晉,造舟于河。《初學記》:“公子咸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,今蒲津浮橋是也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又載:“秦昭襄王五十年(前 257年),初作河橋。”張守節《史記正義》謂:“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,渡河至蒲州,今蒲津橋也。”以后東魏齊獻武王高歡、西魏丞相宇文泰、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。
唐初,河東為京畿,蒲州是長安與河
東聯系的樞紐。開元六年( 718),蒲州被置為中都,與西京長安、東都洛陽齊名。開元十二年(724),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后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,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,改木樁為鐵牛,易笮索為鐵鏈,疏其船間,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。《通典》、《唐會要》、《蒲州府志》均記載此事。
有宋一代,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。金元之際,浮橋始毀于戰火,只剩下兩岸的鐵牛。后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,河水西移,鐵牛被埋入河灘。
今蒲津渡遺址,西距黃河堤岸2.8公里,隔河遙望陜西省朝邑縣,東距古蒲州城西墻約六米,南距古蒲州城西門(即蒲津門)近百米。1988年、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、勘探和科學發掘。根據發掘結果,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6.5米。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,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,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,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, 十分牢固。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筑。